母親的榜樣銘刻在孩童心上——榮神益人:大原博、林蓉芬

採訪撰稿/李瑞娟

全家福

 「我朋友裡面有很多糖尿病的,甚麼都不行吃,所以我不敢相信自己得了糖尿病!」大原先生回憶自己會參加新起點,是因為當時剛被醫生告知得了糖尿病。在商場多年,大風大浪都見過的日本男人,面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心裡還是會感到慌張。

照顧另一半:凡事親力親為

  「怎麼辦呢?不知道怎麼辦!」於是夫婦倆在友人黃台芬的介紹下,報名參加新起點健康研習營。「到營隊上課以後,有關糖尿病的後果我也看到了,所以飲食也比以前更小心。」後來,大原先生的糖化血色素(HbA1c)從7.8降到5.8,他開心地說:「效果看到了!」

 坦承身體能恢復健康,是靠新起點的健康控制。大原先生說:「有新起點幫我,我比較放心。健康檢查的結果若有一點不對,就三、四個月來一趟營隊,身體狀況會有改善。」

 「我們做生意、出社會很久了,」大原先生說:「常常見面,就會感覺得出來這人是不是貪,貪的話,做甚麼也不行。我們認識營隊裡面好多人不貪的。貪的人我們會感覺得出來,要少來往。」因為身處商場多年,對人已經有很敏銳的直覺與觀察力:「我們都很信任王醫師,因為他完全不推銷,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督徒。」這也是夫妻倆持續報名王醫師舉辦的營隊的最大原因。

 除了參加課程,回到家之後的居家照顧也是重要的一環(註),對這個居家照護的艱困挑戰,本身沒有糖尿病的林蓉芬卻把這項任務當成是照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我開始是把食譜買回去,照食譜作健康餐,也看了很多書。早上就喝自己作的豆漿、加地瓜葉。中午我就陪他去吃他愛吃的,像日本料理。晚餐我不吃,就陪他喝苦瓜汁。」

夫妻相處的樂趣:彼此拌嘴的甜蜜

 聽到林蓉芬這樣願意陪伴與照顧,我嘖嘖稱奇,感覺她應該是投入了很多時間;愛心及耐心來照顧自己的另一半。一旁的大原先生立刻回答:「應該不是說誰照顧啦,這身體,要自己照顧……」沒想到,早已習慣「日式幽默」的林蓉芬聽到丈夫的「抗議」,立刻幫他圓話:「就是自己要有毅力啦!」

大原博與林蓉芬相知相惜,鶼鰈情深

 從相識到結婚,這對夫妻倆已邁入第四十三年的婚姻。「剛開始會遇到語言上的隔閡嗎、怎麼會想要結婚?」我問。「這要問他,他非要娶我不可!」林蓉芬藉機「報仇」,沒想到大原先生不動聲色,停了兩秒後,說:「沒有機會認識別人,因為我不愛亂跑。」林蓉芬立刻告狀說:「妳見識到他說話的『毒』了吧!」

 兩人互相拌嘴,樂趣橫生,大原先生對妻子的疼愛、林蓉芬對丈夫的尊榮,「夫妻相處要幽默,」林蓉芬的話還沒說完,「互相忍耐啦!」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大原先生又忍不住「發表高見」了——夫妻間的琴瑟和鳴,令人羨慕。 

 兒孫滿堂的大原先生和蓉芬姐,不僅享受著天倫之樂,也把原本住在日本的母親接來台灣住,婆媳關係和樂融洽。陪伴關愛長者,似乎是蓉芬姐很擅長的事。「大概三十年前,我們小孩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我開始跟懷恩堂去偏鄉服務,每次出去大概八天,我也會帶女兒去,讓她們從小就學習要去關心周遭的人。因為每次去都是二十幾個人,很多,六龜育幼院也提供我們住宿的地方。」

母親的生活及榜樣,會比父親的更易銘刻在孩童心上,就是因為有此種更強固而更柔和的聯合之故。」——懷愛倫,《論飲食》,精裝,頁二四六至二四七。

 母親的榜樣,的確會帶給孩子們莫大的影響。三個女兒因為有一個好媽媽,在她們成長階段就知道要奉獻自己的時間和體力,走近偏鄉和需要被關心的人,「一個擔子,兩個人擔。」這是蓉芬姐對婚姻的詮釋,她也鼓勵她的孩子要結婚,如今她們都成家,並在各自的崗位上榮神益人。

 身為日本人的大原先生又怎麼看待工作、家庭與生活呢?「日本人拼命作,退休後身體都不行了。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生活比較重要。」從二十三歲開始工作,四十歲打好事業基礎的大原先生衷心地說:「工作不是全部,家庭沒有的話,變成很空虛,很可怕。」身為日本人,面對一個集體過勞的社會,他希望大家要覺悟,「小孩子的生活好的話,我們好像很高興。看到孫子很幸福,我們感覺到很幸福,不是看自己幸福就好——幸福是我周圍的人幸福,我就好像很幸福。」可愛的大原先生好像在繞口令,但是我覺得更像是一個體會過生病的人所發出的智者箴言!

註:請參考本站〈疫情下,如何透過生活環境喚醒體內自癒力?〉胡子輝博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