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懷愛倫的佳美腳蹤——在飲食中節制,從工作中蒙福:劉啟琴專訪

採訪撰稿/李瑞娟

劉啟琴老師從自身實踐新起點健康飲食原則,是新起點最佳代言人。(攝影/李瑞娟)

彼得後書一章六至八節說,知識、節制、忍耐加虔敬,又加上愛弟兄的心和愛眾人的心,就必結果子。使徒彼得說的這段話,用來形容長期節制於飲食,在工作上熠熠發光的劉啟琴老師,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聖經·彼得後書,一章三節

 「我是在臺灣讀完大學,再到美國繼續進修取得食品營養系碩士學位的。」現任三育基督學院大學部健康促進系資深講師的劉啟琴,將她在海外就學的經驗分享給青年學子:「在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讀書時,我的指導教授建議我,把營養師的課程修完、取得證照,在美國會比較有工作機會。」教了一整天課,黃昏時分仍願意接受採訪的劉啟琴老師,依舊笑臉盈盈,不顯一絲倦意地分享:「我想這也是不錯的建議。所以畢業後,我到美國休士頓的醫學中心完成九百個小時的實習後,拿到證照,再到當地醫院擔任臨床營養師。」

 在美國工作了幾年後,劉啟琴在上帝的安排下回到臺灣,「有一個醫院的營養師跟我說,臺安醫院(當時名為臺灣療養院)有一個部門主管要離開,所以推薦我去試試看。」就這樣,回臺才一、兩個月的劉啟琴,就到臺安醫院去工作並擔任營養課主任。

 劉啟琴回憶,擔任一間醫院的部門主管需要管理知識:「我在美國的工作是臨床(即實際參與在病人的診療工作中),到臺安醫院擔任營養課主任,那時候我的實務經驗其實不是那麼的豐富,但就是從工作中學習。」劉啟琴自謙地說。  

 工作一年多之後,臺安醫院院牧蕭師母邀請她參加查經班。原本已是基督徒的劉啟琴,後來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本會會友。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是全世界提倡健康素食的教友,這令當時已不太喜歡吃動物來源食物的劉啟琴,加上閱讀了懷愛倫的《論飲食》及《服務真詮》兩本著作後,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加用心實踐有關飲食健康的聖經教導,除了認真在工作崗位上,也成為臺安醫院新起點飲食的改革元老,用心在醫療佈道的福音事工。

真實的健康改良,必因其本身之良好價值,而受人的賞識。——懷愛倫,《論飲食》懷氏著作託管委員會,頁七

 就這樣,劉啟琴在臺安醫院服務了二十年,並期滿退休。退休之後,劉啟琴又受賞識被延攬到三育大學部擔任教職工作,今年也已邁入第十年。許多人可能跟我有相同的觀念,認為「吃素會不會很快肚子餓、上學上班會不會沒體力?」對這樣的觀念,其實劉啟琴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今天已七十四歲的劉啟琴,精神飽滿、喜樂洋溢,看起來就是一個「健康寶寶」。

 「新起點飲食八大原則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心靈的依靠(信仰),第二個是節制。」劉啟琴認為,過去吃葷食的人若想要改吃素食,第一需要時間、第二需要操練,「但我知道有些人也是不需要太久的時間來調整,因為他們一方面有強烈的動機,」明白蔬食健康原則是擁有一個健康身體的最佳力行方式,「一方面也知道這是來自聖經的教導,所以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就可以實踐蔬食方式了。」

可愛的劉啟琴老師,笑容非常靦腆。(攝影/李瑞娟)

  在劉啟琴老師的採訪結束後,我們一同走向三育健康中心的健康餐廳。我們聊得很愉快,坐在同一桌。我看到她的盤子裡盛有青菜、花椰菜、竹筍、香菇、小番茄和一個點心球,再搭配少許糙米飯,飯上面。淋上少許芝麻等堅果,看著她的盤中飧,我想到她引用的經文:「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聖經·創世記一章二十九節)

 她說:「我們身體是需要油脂的,我們要吃原型態的食物。好比堅果、大豆,這些才會吃到油脂和營養素。但如果我們直接吃提煉的油,我們吃到的只有油喔,沒有營養素喔!」劉啟琴老師的苦口婆心,令人感動。

 在食品科學進步的時代,我們看到的、吃到的,都被加工食品所取代。小朋友不知道雞的長相,也只能從罐頭上看到鮪魚的英姿。記得多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她在某食品加工廠工作,她告訴我們:「絕對、絕對不要吃加工食品!」我問她,甚麼是加工食品?她說:「只要你看不到它原來長相的,幾乎都是加工食品;看得到原來的樣子的,就叫食物。」兩相印證,果然真理。

  上帝愛世人,更愛遵行祂教訓的人。劉啟琴老師愛主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健康做見證,宣揚主的道,如同她分享的:「吃素,要有相當的決心,這代表的是一個人自我的約束力和節制力。」從劉啟琴老師的職場生涯上看到,她的工作都非常長期且穩定,必定有其過人的節制力和職場EQ,是蔬食生活帶給她的額外好處吧?愛主的劉啟琴老師,我在她身上,看到主賜福的恩典: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受人重用的職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