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忘憂谷 ——徐怡瑄專訪

愛上忘憂谷:內在蘊含溫暖的光芒
——徐怡瑄專訪

採訪撰稿/李瑞娟

徐怡瑄的臉上洋溢著喜樂。

上課喜歡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講、喜愛學習的態度令人想到漢代書法家崔瑗筆下曖曖內含光的堅毅……

遵循父親的諄諄訓誨:黎明即起

 個性阿莎力的徐怡瑄,乍看之下有幾分強悍男人的魄力,「我小時候家境苦,學校畢業後,我想賺錢的念頭其實是非常強的!」五零年代的台灣,大環境普遍艱苦,這是大部分台灣家庭的縮影。

 徐怡瑄還記得二十歲時,父親曾經對她說:「妳要早起。每天清晨五、六點起床,妳就比人家多三個小時,一年就比人家多出三、四個月的時間學習。」父親的這一番教誨讓徐怡瑄至今不敢忘記並奉行不悖。

 多年來,她不僅沒辜負父親對她的期望,一直到生病前,都維持五點多早起的習慣,這個好習慣也讓她得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去投注在事業的衝刺上。

疼愛孩子,忍受分離之苦

 「我父親過世前,我女兒讀高中。她那時會去醫院陪伴她阿公,」當護理師告知徐怡瑄,女兒陪伴阿公時都會掉淚,「我聽到這樣我也很難過。」因此今年三月當徐怡瑄被診斷出有一公分大的惡性腫瘤時,丈夫和孩子們都相繼安排時間要趕回台灣來探望她,「孩子看到我生病,可能也會很難過……」疼惜孩子的徐怡瑄,寧願忍受治療期間的孤單,也不願孩子因心疼她而讓他們難過掉淚。  

 因為疫情的關係,一家人已經兩年沒團聚,「我們上一次團聚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前幾個月,我和兩個孩子分別從台灣和歐洲飛到越南去幫我先生過六十歲的生日。」因為疫情,世界上有許多家庭也被強迫分離著,彼此都必須忍受分離的煎熬之苦,但當徐怡瑄一思及夫家人都對她很好的時候,她臉上的陰霾瞬間消失,取代的是一思幸福的笑容。

睡不飽的原因:單純到不可置信

 今年六十二歲的徐怡瑄,雖然仍要面對治療的過程,但是家庭關係的和諧讓她有面對病情的勇氣,「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窮,但家人之間有滿滿的愛!」跟哥哥相處從來沒吵架過,夫家人也相當疼愛她,「我先生常跟我說:『妳就睡飽嘛,又不會有人說怎樣。』但是我幾乎都沒辦法睡飽!」問她為什麼?沒想到徐怡瑄突然「噗哧」笑出來,大聲說:「因為我為了要早起!」

 她繼續開心地說,她回台南公婆家時,都是跟婆婆睡一張床,「晚上睡覺,我跟婆婆一直講話,講話講到睡著。」融洽的婆媳倆,感情好到可能會令年輕媳婦都深感神奇。 

在團隊生活得到的快樂,超過個人的擔憂

 去(2021)年十月,徐怡瑄參加「優雅人生」營會後,就很喜歡三育健康教育中心,曾帶哥哥、姐姐來、後來又帶另外兩個姐姐來,「她們跟我說,三育很像『忘憂谷』,來到這裡,甚麼煩惱都不見了!」儘管徐怡瑄的工作很忙碌,但每次參加NEWSTART營隊,就是學習放慢腳步。

剛動完手術的徐怡瑄仍開心參加團隊接力賽。

 在五月這一梯次中,下午有一堂課叫作「同心協力接力賽」,內容包括跳繩、舉重、熊爬等大動作,剛動完手術的徐怡瑄透露,雖然在遊戲過程中她會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但她又很想享受和隊員們同心協力的快樂,加上隨隊有急診醫師王志平的機警與注意,於是她參與了全程的活動,笑得非常盡興,「在玩遊戲的當下,我不想把我自己當成病人!」徐怡瑄邊講邊笑著,彷彿時間回到她曾經擔任救生員志工的那一段時光——在團隊融洽的美好感受。

  在三育「忘憂谷」,徐怡瑄將自己的生病、忙碌與工作都交託給大自然,讓新鮮的空氣醫治她的煩憂,讓人們溫暖的擁抱趕走世俗的冰霜,在NEWSTART,她有一堆「家人好朋友」,陪她盡情的歡笑。突然,我在媒體庫裡發現黃嘉千演唱的這首歌:《有人在為你禱告》,想點唱這首歌送給美麗勇敢的怡瑄姐,歌曲連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