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全人健康實踐,NEWSTART進入美好年代的新起點!
—專訪新起點理事長蘇主惠醫師
採訪撰文/ 李瑞娟

今年再度被推選為理事⻑的蘇主惠醫師——杏林獎得主,台安醫院院⻑、並擔任婦產科主治醫師超過30年資歷,也是成功的團體「更年期婦女保健聯誼會」創辦⼈,雖然集眾多榮譽於⼀⾝,但對⼀向奉⾏「NEWSTART」新起點⽣活八⼤原則的蘇理事⻑來說,「台灣新起點健康促進協會」的永續更是她⽬前最重要的使命。
學經歷均豐的蘇主惠理事⻑畢業於中⼭醫學⼤學,曾任⽇本⼤阪醫⼤⼦宮鏡與陰道鏡研究員、美國密⻄根⼤學超⾳波研究員、台灣療養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臺安醫院婦產科主任、臺安醫院院⻑,她同時也是基督復臨安息⽇會的⼆代信徒,對於教會推廣的復臨運動先⾏者懷愛倫(Ellen G. White)女⼠提出的戒菸戒酒,吃得健康、⽣活⽅式的全⼈健康理念深感認同,也實踐融入在⾃⼰及家⼈的⽣活中。

將NEWSTART理念引進台灣的先驅者
1997年,當時擔任臺安醫院院⻑⼀職的蘇理事⻑,正式將NEWSTART新起點⽣活八⼤原則引進台灣,並開班實踐與推動,說到當年引進新起點到台灣的過程,她深信上帝如果要做⼀件事,「雖然你不知道怎麼出⼿,但主會幫你準備⼈。」「假使你⽣病了去看醫⽣,⼤概都會問⼀句話,那我回去要怎麼辦?要怎麼吃、要怎麼⽣活?⽣病了以後不得已才要靠醫⽣,可以讓你趕快好起來。可是假使說你⾃⼰的⽣活起居或飲食習慣不改變,那你可能會再回到原點。那時我就在想,我們可以藉著⽣活起居維持⾃⼰的⾝體健康,那我們可能就比較不容易⽣病。」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積極尋求各種答案,開啟了蘇理事⻑對於預防醫學的興趣。
只要能改善病⼈狀況,都可以去學習探索
當時蘇理事⻑也因為接⽣⼿術時,⼿肘肌腱因施⼒不當⽽產⽣職業傷害,並意外接觸到中醫針灸等傳統醫學。學無⽌境的蘇理事⻑提到就學時影響她很深的⼀位老師也是「台灣能量醫學之⽗」的鍾傑教授,「鍾傑教授跟我們講了⼀句話,你當⼀位醫⽣,⼼⼀定要很廣,不要侷限在⾃⼰的專業,假使任何⼀個⽅法能改善病⼈的狀況,你就可以去學。」
對威瑪中⼼不陌⽣、想要更多幫助病⼈的健康、加上⼿肘無法伸直的病痛體會,最後在蔡醫師對她提想去威瑪中⼼學習懷愛倫(Ellen G. White)女⼠在《論健康佈道Ministry of Healing》寫出的八⼤健康原則實踐,學成回國之後,蘇主惠理事⻑、蔡春源醫師與胡⼦輝牧師三位就正式將NEWSTART健康⽣活八⼤原則引進台灣造福許多家庭。
無私奉獻的精神,全⼼推廣健康理念
愛病⼈、愛家⼈的蘇理事⻑說,當時在臺安醫院開班的第⼀屆學員就是我公公、婆婆、⼤姑等親友,後來辦了幾屆後,因為台北環境的受限,就整個移到空氣尚未被汙染的南投⿂池,就是三育健康中⼼。」「那時候我們⼀梯次⼤概可以收40個⼈,兩個禮拜休⼀個禮拜,全部都是我們教友,五、六位⼯作⼈員都非常認真服事。」蘇理事⻑觀察,「雖然那時也有其他單
位在推廣營養跟運動,但並沒有實⾏NEWSTART八⼤原則,所以那時在⿂池推廣的成績很好,滿多⼈受到了激勵。」
做事情⼀向不看表⾯的蘇理事⻑,談到對協會未來的期許,「第⼀、追蹤會友的健康狀況是必要的,協會需要找到適合的⼈來做這件事;第⼆、透過衛教師宣導,成為病⼈跟醫⽣的橋梁,例如從孕婦端宣導妊娠糖尿的症狀,在懷孕時期就留意⾎糖的控制,因為所有媽媽都很在意寶寶的健康,也希望有這樣的會員共同來推廣。」
⼼靈依靠,全⼈健康NEWSTART豐碩成果
今年72歲的蘇理事⻑回顧推⾏新起點20多年,她⾃⼰在實踐⽅⾯也有難度,畢竟台灣飲食文化充滿誘惑,還有全球食物也有源頭污染的隱憂,因此節制⽣活成了她個⼈很注意的⼀環,但是八⼤原則她覺得Trust(⼼靈依靠)是最重要的⼀點。這使記者想到《聖經·約伯記》⼗八章裡的⼀節經文,「⼈有疾病,⼼能忍耐;⼼靈憂傷,誰能承當呢?」正如前任理事⻑王志平醫師在協會網站〈⾃律神經失調癥候群──急診室常⾒卻無法診斷的疾病〉⼀文提及,「現代⼈因為⻑期承受著⽣活⼯作壓⼒,⽽⼜無望改變者,也易罹患現代的流⾏病,如意志⼒消沉、注意⼒無法集中、腹瀉、疲倦、倦怠、無⼒、憂鬱等癥候。」
王醫師提到,病⼈抱怨從頭昏、頭痛、⽿鳴、臉⿇、喉嚨異物感、胸悶、⼼悸、脹氣、腰酸背痛、全⾝無⼒、⼿⿇、腳⿇、沒胃⼝、失眠、難入睡、淺眠、易夢易醒等症狀,後來安排了X光、顱部電腦斷層、⼼電圖、⾎球數、⼼肌酵素、肝功能、腎功能、尿液等檢查,「若這些檢驗結果的數值都在正常範圍。那麼這位病⼈基本上是患了⾃律神經失調癥候群。」
若是您⾝邊常聽到⻑輩們說這些症狀,那麼歡迎您來新起點體驗⼀下何謂⼼靈依靠的喜樂,尤其台灣今年已進入超⾼齡社會之列,NEWSTART新起點也將在蘇理事⻑的帶領下揭開⾼齡者全⼈健康保健的美好序幕。
